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大芯板”企业应走品牌之路

发布时间: 2023-12-24 03:35:48 来源:新闻资讯

  经过去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及7月1日开始实施的《室内装饰装修用到的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限量》的洗礼之后,原本鱼龙混杂的大芯板市场净化了许多。一些“品牌” 又一次奠定了基础,一部分中小企业得到了新生。放眼望去,今年的大芯板市场似乎已从去年国标“重锤”后的萧条景色中逐渐走出,“品牌”之路成为大芯板企业的必然选择。

  我国有近6000家人造板企业,其中具备规模生产能力的有400家左右,年产人造板材2100万立方米,是世界第二大人造板材生产国。而在人造板生产企业中有近一半左右都在生产大芯板。据了解,80年代初大芯板出现在我国家装市场并逐步开始得到使用,如今已成为家装必不可少的主材之一。然而,由于目前大多数大芯板生产企业还是小规模生产,甚至是“作坊企业”,因此生产水平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由于大芯板是一种具有实木板芯的胶合板,而且多数是使用木材和脲醛类胶粘剂加工而成的产品,因此或多或少地含有一定潜在释放的甲醛。去年7月1日国家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限量强制性标准出台后,大芯板市场一时遭受“冷遇”。有的企业从2002年6月~7月底,其大芯板的销售额还不及前一年同期的20%,一时间,众厂家和销售商感到茫然,甚至有的人觉得大芯板已走入绝境,将“寿终正寝”。然而,市场经过几个月的低迷后,在相关主管部门的全力支持以及一些品牌企业有所举措的带动下,去年年底,大芯板市场风雨过后又见“彩虹”。如,“鹏鸿”大芯板进入北京市场仅6个月,在东方家园建材市场每月就有30万元左右的销售额。而且在京东其他几个建材市场一些较好品牌 的大芯板今年前三个月的销售总额也能与去年同期持平了。

  据国家人造板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吕主任介绍,目前进入市场的大芯板有70%左右都能达到国家标准,一些环保产品甚至还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但也有一部分小企业由于受到“标准”的限制和社会的监督,仍然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有些甚至已被淘汰出局。

  据了解,目前北京大芯板市场问题依然不少,最主要的是宣传与实际产品水平存在一定差距,或者宣传与实际需要差距较大。如,报称厚度比实测厚度偏低。根据相关规定,16毫米以下的砂光板允许误差± 0.4,16毫米以上允许误差±0.6。在一次中消协对北京大芯板市场的抽查中,33个品牌的样本中,标称厚度为1 8毫米的19个品牌样本中,实测厚度在17.4~18.6毫米之间的只有6个;标称厚度为 17.5毫米的4个品牌样本中,实测厚度在16.9~18.1毫米之间的只有两个。检测结果说明,部分大芯板的实测厚度相对于经销商的宣称厚度偏低。此外,“快餐”式产品较多。有些大芯板生产厂,由于场地面积有限和急于加工生产,便将木材原料末经干燥就立即进入了加工车间。还有些小厂用土窑来做干燥室,甚至为节省时间和资金,干脆不对木材进行干燥窑的处理。据业内人士介绍,木材原料加工成木制品时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来“养”,这样产品质量才能够很好的满足长时间使用的要求。如果生产周期太短,使用时就会出现爆皮或干裂等现象,这将直接影响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

  面对大芯板市场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在全社会、全行业呼唤并努力打造品牌时代的背景下,大芯板企业要想摆脱困境再度“辉煌”也必须要走品牌之路。如“鹏鸿”率先推出的“售后服务质量卡”,海淼承诺张张板子不怕检测等等。为保护品牌形象和消费的人的利益,优质的大芯板生产企业目前不仅有商标,还采取了一些防伪手段。但怎么样才可以把产品做得更好、服务做得更细,将是每一个大芯板企业永远追求的目标。

  由于家庭装修的实际要,大芯板几年内是不会被其他板材所取代的。但是,由于目前大芯板市场人员素质不高,一直以来以“作坊企业” 一统天下,经营理念落后,因此要走品牌之路还任重道远。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大芯板企业要想走品牌之路,首先应建立直营的销售模式,通过缩短销售环节的传递链使供应商、经销商、消费者共同获利;其次, 应把品牌的成长建立在以人为本、诚信经营、服务到底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商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为了本系统能够越来越好的为您服务,请使用800*600显示及IE4.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上一篇: 白洋淀水质为近35年来最好水平

下一篇: 选对板材好生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