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巩义贫困夫妻自主创业 小小木箱带来大收益

发布时间: 2023-12-04 22:33:28 来源:产品中心
详细介绍

  在巩义市河洛镇英峪村有这样一户贫困户,丈夫身体残疾、家庭贫困,但全家不等不靠、自主创业办起木箱加工厂。夫妻二人艰苦奋斗、奋发向上实现脱贫,还带动村里的贫困户共同致富。他们就是张天顺、杨远凤夫妻。

  上午八点,在河洛镇英峪村的一户农家小院里,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块块木板被切割成型。从外面看这个小院与别家并无不同,但其实这里是一家木箱加工厂。这个在老窑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加工厂,如今窑洞里堆满了胶合板、方木等木料,院子里还有好几台大设备。说起木箱加工厂的老板张天顺,谁能想到他曾经是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张天顺:“我从小得过小儿麻痹,出力的活儿干不了。以前都是给人家打工的,2015年在别人的介绍下开始定订装箱。”

  这个院子就是以前张天顺一家住的地方:祖辈传下的破旧窑洞,几间平房建于30多年前,两个孩子要抚养,父母要赡养,唯一的劳动力张天顺却因为身体残疾,不能干重活儿,偶尔在家门口打一些零工,挣的钱根本照顾不了一家人的生活。

  虽然张天顺享受残疾人补贴,全家的城镇和乡村居民医保、大病保险、大病补助保险费用都由市财政承担,两个孩子也享受教育补助,但是张天顺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张天顺的父亲有木工活手艺,妻子杨远凤也是个踏实能干的人。结合全家的真实的情况,在帮扶责任人的建议下,张天顺决定做木箱加工生意。2015年靠着借来的两万块钱,张天顺和妻子开始创业。尽管当时夫妻俩用手持切割机,没日没夜的干活,但是收益却并不好。杨远凤:“我老公公有木工活的手艺,以前就是给别人干木工的,他会钉这包装箱。我们夫妻俩就是跟着他在家学了三个月。刚开始创业销路也不好,名气也不大,第一年投入了2万多元,那一年就是刚顾住本,不挣钱,借人的钱也没有还。2016年情况好了一点,能赚点钱,但是赚的不多。”

  夫妻俩意识到想要发展就必须添置先进设备,提高生产量。那么资金问题如何来解决呢?得知张天顺家的情况后,帮扶责任人协调村委补助5000元帮助加工厂进行线路改造、路面硬化,改善加工厂的生产环境。另一方面结合金融扶贫政策,帮他们积极申请贫困户。杨远凤:“去年我们想扩大生产规模,有扶贫贷款嘛,我们就享受到5万元,该进的设备、木材都能进的好一点,去年的产量提高可大。加上村里的干部、帮扶责任人经常下乡来看我们,有啥问题有啥困难,只要我们提出来,都会第一时间给我们解决,像这危房改造、线路改造都是。”

  有了资金,夫妻俩马上购买了全自动双条木箱钢带机、锁扣机等设备,大幅度的提升了生产效率。在政府政策支持下、在帮扶责任人的帮助下、在张天顺的努力中终于在2016年底实现脱贫。2017年加工厂收入就达到了人均3万元,2018年,张天顺正式注册成立了“巩义市河洛顺天张木箱加工厂”。当上老板的张天顺实现了创业梦,日子过得越来越有盼头,但他没有忘记帮助村里其他贫困户。7组的李新建因为摔伤,右边身体使不上劲儿,生活贫困,张天顺夫妻便主动邀请他来自己的加工厂干活,还不让他干重活,对他很照顾。李新建:“我原来给人家上班一个月就是一千二、三,我来这里干一个月两千块,比以前收入好了,我的生活也得到一定的改善。这里的活儿也不重,人家都体谅我,人也可好。”

  今年为了逐步扩大生产,张天顺又向英裕村企业扶贫协会的扶贫基金申请了5万元低息贷款。现在加工厂生产的木箱不仅卖到村里的各个企业里,而且还出口到国外。对于未来张天顺一家人都信心满满。杨远凤:“前景是很好的,现在的订单主要是销售到村里的企业,以后也要往外发展,往正规化上发展。去年是25万元,今年在大家的关心下,在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的帮助下,我们今年的目标是产值40万元,我们会努力达到这个目标。”

  张天顺夫妻自主创业离不开村里的全力支持。英峪村拥有多家企业,帮助贫困人口到企业就业成为英峪村扶贫的一项重要举措。村委会主任刘文忠说,村委的各项扶贫举措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全村的3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过上真正的好日子。英峪村村委会主任刘文忠:“英峪村现在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2户91人,其中已脱贫20户61人。张天顺是2016年12月脱贫的,脱贫的户是脱贫不脱政策,所以我们还需要对他进行各方面的帮扶。我们村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帮扶主要是采取就业的形式,凡是有劳动能力的都介绍他们去企业里务工,增加他们的收入。”

上一篇: 生活垃圾收运

下一篇: 集装箱胶合板地板发展空间巨大